淺析我國原料藥在國際市場的發展機會 |
2016-05-17 |
zyzhan導讀:目前,在原料藥市場上,仍存在著無序競爭的問題。即使是有著很多達到世界先列水平品種的原料藥企業,也不得不去應對部分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。事實上,激烈的競爭會進一步導致產能低下。要改善這種局面,既要靠國家政策規范的進一步引導,也要靠生產企業的理性經營和市場自律。 我國是原料生產大國,但是從去年以來,隨著醫藥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深化,環保、匯率、制造成本的上升,以“二高一資”為特征的原料藥出口數量呈現下降趨勢。今年1~5月份,我國西藥原料出口額僅為101.43億美元,同比增長3.59%,占比48.48%,在出口總額中占比下降明顯。 海正藥業是國內率先發展特色原料藥,并開始向制劑國際化轉型的制藥企業,該公司戰略與管理委員會主任朱康勤說,當前,我國醫藥外貿出口憑借資源優勢、人口紅利優勢走出的低成本、規模效應發展之路已到盡頭。2000年至今,我國原料藥生產成本已上漲了4倍,國際市場競爭力逐漸減弱,原料藥企業必須重新考量市場機會和自己的定位。 事實上,在我國醫藥外貿出口增速放緩的同時,一個新的現象頗為引人注目,那就是新醫改帶來的市場擴容和基層醫藥市場的蘇醒,吸引了全球的目光。近年來,跨國藥企通過與本土企業合資、合作分羹我國基層市場已成為一種趨勢。 輝瑞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表示,目前,跨國藥企面臨研發成本高的瓶頸,由新藥銷售推動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戰。研發外包、仿制藥銷售已成為跨國藥企新的研發模式和利潤增長點。 據了解,跨國藥企在新藥研發中70%以上的研發費用投在三期臨床試驗中。為降低臨床試驗費用,他們選擇了研發外包,這也為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機會。為提高臨床審批效率,印度已經在相關法規上進行了諸多改革,成為跨國藥企研發外包最青睞的國家。吳曉濱說,跨國藥企對中國二、三級市場興趣濃厚,但是憑借自己的力量進入不了,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開發已成為其共識。 中國醫保進出口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1~5月份,我國西成藥出口額僅為11.45億美元,占出口總額的5.47%。中國醫保進出口商會相關人士表示,西成藥出口增長是出口商品結構變化重要的指標之一。目前我國西成藥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獨資、合資企業產品,或者是代加工貼牌產品,真正本土品牌產品出口鳳毛麟角。 “中國需要培育具有全球視野的制劑龍頭企業,通過合資、合作等方式達到國際水平,在仿制藥領域有所作為。比如,海正藥業(占股51%)與輝瑞公司(占股49%)的合資,是有益的探索和經典的案例。”吳曉濱強調說。 朱康勤呼吁,未來國內企業可以考慮組成“聯合艦隊”進軍國際市場,以改變單打獨斗力量微薄的現狀。 由此多管齊下,才能形成中國原料藥新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。中國一些企業在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過程中,需要積極尋找有意或自然輸出的技術,主動接受技術“外溢”,并尋求全球專利藥到期的資源,加快自主研發,促進國內原料藥產業結構升級。 (來源:中國制藥機械設備網) |
返回 |